曾经的外卖平台主要满足餐饮配送需求,而如今已发展成为覆盖多品类、多场景的综合性即时零售平台。
2025年,中国外卖市场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,行业格局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。各大平台不再局限于餐饮外卖,而是积极拓展即时零售边界,将服务延伸至日用百货、数码电子产品、医药健康等更为广泛的领域。
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印证了这一趋势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,我国在线餐饮配送市场规模已突破1.2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8%。
全国日均外卖订单量稳定在1.3亿单以上,其中一线城市渗透率超65%,下沉市场增速更为显著,达到24%。
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纯订单规模比拼,转向服务质量、风险管控与社会责任的综合较量。有报告预测,到2027年,中国外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.95万亿元,技术赋能与下沉市场渗透将成为主要驱动力。
面对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潜力,各平台依据自身优势制定了差异化发展策略,推动行业商业模式持续变革。
“外卖+即时零售”的融合模式成为行业主流。在这一模式下,消费者可享受从餐饮到全品类商品的一站式即时配送服务。
平台通过共享配送基础设施,实现高频外卖消费向即时零售业务的引流与协同。
配送网络的价值已从单纯的送餐渠道升级为“万能通道”,覆盖奶茶、服饰、3C产品乃至家电等多类消费场景。其核心逻辑是将配送能力转化为零售入口,通过高效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服务抢占多元消费市场。
在商家合作方面,平台不断优化合作模式,从传统的佣金模式逐步转向包含“流量保底”、“数据赋能”等多元化的合作形式。
有数据显示,接入智能菜单系统的餐饮企业客单价提升19%,复购率增长34%,显示出新模式对商家经营的积极影响。
未来,随着“半小时达”成为消费常态,市场将进一步分层为即时场景、准即时场景和长周期场景,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。
行业竞争将不再局限于烧钱补贴,而是转向供应链效率、技术赋能与服务品质的综合较量。
能够平衡商户利润、骑手保障、用户体验与平台盈利的企业,将在这场长期竞争中赢得最终席位。
